一、場景假設
設想一個這樣的場景:一個護士遵照醫(yī)囑,使用微量注射泵給患者補鉀,注射泵大可識別的注射器為60ml,而她卻順手拿了一個100ml的注射器,操作過程中她按照自己通常的習慣完成了設置,設備未出現任何異常警示。巡房卻發(fā)現,原本預定10小時輸完的藥物,6小時就輸完了。
二、“使用錯誤”&“使用者錯誤”
在美國,每年約有98000人死于醫(yī)院,英國有11859人死于醫(yī)療過失,其中許多是由于人類操作者使用醫(yī)療器械不當造成的。
這些過失通常是由操作錯誤(缺乏知識或培訓,界面設計有缺陷)或缺乏技能(在自動化程序中)引發(fā)的。有趣的是,盡管獲得技術的途徑有所改善,醫(yī)療創(chuàng)新蓬勃發(fā)展,但英國醫(yī)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數量卻有所增加。
“使用錯誤”(use error)和“使用者錯誤”(user error)都是指用戶在使用設備時所犯的錯誤。當出現錯誤時,簡單常見的解釋是“使用者錯誤”,這個用詞包含兩個結論:首先,錯誤的直接原因在于用戶,第二,因此用戶有過錯。
然而,在許多情況下,這樣的“錯誤”并不在用戶,而是可能在設備設計、人員溝通和工作條件等方面出了問題。因此,“使用者錯誤論”可能會導致廠商丟鍋,不去關注使用場景中可能存在的風險,也會被用作不修復潛在技術缺陷、漏洞和設計問題的借口。
我們經常會在可用性測試結果匯報時,聽到來自設計師、項目經理的反饋,“他(用戶)出現這樣的‘低級錯誤’,我們有什么辦法?”,但結果往往相反,比如文章開頭的不良事件,即便護士出現了這樣的“低級錯誤”,廠商依然可以使用防呆設計,警報提示等方式進行應對。
“使用錯誤”這個術語是對“使用者錯誤”的改進,它避免了使用者的“有罪假定”,僅說明用戶使用過程中出現了該錯誤。
在某些情況下,用戶界面設計或技術缺陷是導致用戶輸入錯誤的根本原因;也就是說,使用設備時出現了問題。“使用錯誤”通過只提供發(fā)生了什么而不是為什么。因此,首先將設備使用時出現的問題事件識別為使用錯誤,從而進一步研究,以確定使用錯誤發(fā)生的原因。進一步的結論可能是使用者缺乏足夠培訓,人因設計不良,人員配備不足,或者這些和其他因素的結合。
三、如何避免“使用錯誤”
一般來說,如果超過1%的用戶犯了同一錯誤,那么錯誤原因肯定是一個糟糕的用戶界面,而不是人為錯誤。例如,用戶界面上的按鈕排列非常緊密,這樣就很容易無意中擊中相鄰按鈕;或者觸摸屏的響應速度很慢,用戶經常發(fā)現他們必須多次點擊按鈕才能得到響應。
因此,“使用錯誤”和“使用者錯誤”不僅僅是語義上的區(qū)別。識別和理解在使用醫(yī)療設備期間發(fā)生錯誤的原因,對于預防再次發(fā)生、管理相關風險以及諸如醫(yī)療設備報告和安全警報等監(jiān)管事項至關重要。明確的術語有助于探索錯誤事件的直接原因和更深層次的潛在因素,從而幫助探明隨后的責任歸屬。
參考文獻:
1、Spacey,J. (2017) Use Error vs User Error. Simplicable.Feb 4.
2、Hyman,W., A. (2013) The Issue is 'Use,' Not 'User,' Error. MD+DI. Jul 10.